秋冬季天气凉爽,不少人选择在这个时候乔迁新居。很多人会选择在入住之前检测一下甲醛是否超标,一看检测数据较低,在标准要求范围内,大家便放下心来:终于可以安心入住了。
一些装修后的新居内各种异味好像没有夏季那么浓了,甲醛等有毒气体对眼睛、喉咙、鼻子等的刺激也貌似没有那么明显了,这让很多人由此也放松了警惕,其实,这是很危险的,看似风平浪静的室内,往往潜藏着巨大的健康威胁!
由于受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的影响,甲醛释放度增大,而进入秋季后,由于温度低、气候干燥等原因,甲醛释放度也有所降低。潜伏在低温里的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气味人体不易感知,会暂时让人忽略其存在,导致人们对甲醛警惕性降低,极易受到甲醛的危害。
同时也不能忽略进入秋季后秋风大、天气转凉,很多时候,忽略了经常开窗通风的时间,因此造成甲醛长时间叠加超标。
而且,遇到冬天供暖、春天高湿度或夏天气温飙高的情况下,会突然反弹超标,很多人容易栽倒在甲醛的这招“回马枪”之下。
无醛不成胶,只要是带胶的东西都有甲醛。所以说甲醛在我们衣食住行中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免烫衣物、快餐面、家具、汽车等都含有细微甲醛,只是浓度小,不良商家就要注意了。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
大于0.08m³的甲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当甲醛达到30mg/m³时,会立即致人死亡。
新装修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小孩、老人和孕妇尤其要重视!
不夸张地说,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的话,我们就相当于给家里安了一个炸弹,时刻威胁着自己以及家人的身心健康。
因此,一定要时刻警惕甲醛超标带来的危害。
1.采暖后,室温升高,甲醛浓度随之升高!
尤其是进入秋冬季节,当使用暖气时,空间被加热,地板中的甲醛就会大量的释放出来,暖气的开启也会造成室内温度升高,致甲醛释放量成倍增加,其在室内的密闭累积量不输于夏季。
2.秋冬季节室内活动增多
长期在密闭的甲醛潜伏的环境中生活,会对家庭成员,尤其是老人、孕妇、儿童以及体弱者的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孕妇吸入受污染空气,可导致孕妇流产、早产和胎儿畸形、发育不良,影响童年期智商;
儿童因为身高、体质问题,更易受甲醛超标危害,一些儿童家具、儿童玩具和儿童房间装修存在严重的空气污染隐患;
老人、慢性病人、疾病初愈者生活在污染家居中,健康更易受影响,更容易致病和旧病复发。
1.像橘子、菠萝、柚子皮、红茶等方法不能吸附甲醛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是真的吗》栏目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使用茶叶渣、柚子皮、洋葱片、菠萝块等土方法实际上只能起到对装修味道的一个遮盖的作用。但这些东西并不会吸收空气中的甲醛。
除了这些东西外,有的人还喜欢用香水、空气清新剂,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香水和空气清新剂中的化学原料可能会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从而造成二次污染。
2.竹炭、活性炭、硅藻泥能吸附甲醛,麻烦不说效果一般
需要大量的吸附载体,还要确保接触空气,保证空气流动。时间一长,吸附饱和了甲醛又会释放出来,这时需要你每天换新的活性炭,还要足够多的量。虽然有点成效,但是麻烦啊。
3.绿植有吸收功能,但杯水车薪
虽然在室内摆放植物对吸收甲醛是有一定作用,但它们决不是一台吸毒机,它们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对新装修带来的污染没有明显的改善,实际的处理作用还是非常有限的。
4.光触媒等分解方式,有效果,但使用有限制
市面上有一些专门除甲醛的公司,利用光触媒进行作业,有一定效果。和前面几种吸附方式不同,光触媒是先发制人,它像一个催化剂,促使藏在家具等东西里的甲醛挥发,缩短甲醛挥发干净的时间(甲醛自然挥发完一般需要3-15年)。
听着是很赞,不过这个方法的限制比较多,首先触发条件是必须得有紫外线照射,只有让涂在表层的光半导体材料吸收到紫外线才可以促使甲醛分解,所以那些见不到光的抽屉、柜子里面很难照顾到;其次,这个需要让专业人士进行操作,如果喷涂不到位,效果也不是很好;还有就是它是否可以分解全部量的甲醛这点很难说。
5.开窗通风,成本低效果好
除甲醛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通风了,平时多开窗让空气流通,搭配新风系统或者排风扇效果更显著。
高温条件下会加剧甲醛分解散发的速度。所以夏天通风效果更佳,也可以室内开暖气来加速甲醛分解。比起甲醛的危害,开暖气浪费电费就不足挂齿了。
通风3-6个月(甚至更久),测试一下甲醛浓度,达标了基本可以入住了,入住之后也要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甲醛的危害很大,在新房装修或是旧房翻修的时候都需要严格把控家具和装修材料的选择,从源头上减少甲醛。
虽然不能杜绝甲醛的挥发,但也能减少甲醛潜伏的时间,毕竟甲醛的潜伏时间是3-15年,还是谨慎些为好。